《助力康养产业 让中药精油走进千家万户》
▲赵纳
4月8日-9日,赵纳主任受邀出席2023芳香芳疗行业发展大会并作主题演讲。
伴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国家全面推进“健康中国2030”,中国康养产业的风口正在逐渐形成。近年来,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扶持下,中医中药取得了快速发展,中药单方精油提取、分离、纯化、精制工艺已相当成熟,为实现高档化的精油产品走向千家万户,助力中国康养产业成为人人用得起的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天然植物精油应用历史悠久
调查显示,我国拥有非常丰厚的芳香植物资源,比如,新疆的薰衣草、香紫苏、神香草等;甘肃的黄芩、丹参、大籽蒿、苦水玫瑰;福建和河南的腊梅、石菖蒲;山西的柴胡、黄芪;江西的莪术、益母草;云南的筋骨草、藿香、香荆芥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大面积野生芳香植物资源有167个品种,它们一旦得到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芳香产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从天然植物精油的应用历史看,我国是世界上较早使用植物精油的国家之一。早在5000年前,古人就开始使用芳香中药,或佩香养性,或借香疗疾。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熏燎、艾蒸和酿制香酒的记载,周代有佩戴香囊的习惯。马王堆出土的香囊、香炉中就有辛夷、佩兰、花椒、肉桂等芳香类药物。
时至今日,中医药仍然在传统中不断寻求变革,且随着健康和审美意识的提高,中药精油成分因具有特殊香味和功效而具备了在保健和药妆行业兴起的优势。
“精油+康养”持续为产业助力
目前,国民健康服务得到进一步重视,国家层面积极推动养老事业建设,将亿万家庭的“家事”上升为“国事”,多方向规划老龄化发展,出台多项政策保障民生,主要包括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规范、农村养老均衡发展、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支持物业企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促进健康老龄化的科技和产业发展等。
我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养老压力激增。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老龄化发展趋势,意味着我国将面临规模更大、程度更复杂的养老问题。这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积极推动养老事业的高质、高效发展,亦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共同应对“养老”命题。
大多数老年人受背痛、腰痛等的困扰,造成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由于压力、疲劳、肌肉痉挛、紧张等原因造成的疼痛,可使用具有抗痉挛、减轻肌肉疼痛的精油,如薰衣草、迷迭香等。对疼痛的区域进行芳香按摩,既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紧绷的肌肉放松下来,从而缓解疼痛,同时又能够达到舒缓心情的效果。
中药精油作为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药脂溶性成分的集中应用,将其以配伍的形式(外用为主)开发成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药外治的发展。此外,将有效成分限定在脂溶性成分的范围内,有利于外用机制的探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健康。
中药精油产业遇上“红利期”
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助推行业规范发展。有序的中药市场,应该有效地保证中药商品的及时供应并建立起完备的责任链,能有效防止假劣中药商品进入流通和使用领域,形成以质量、服务等非价格竞争为主要内容的有序竞争,从而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的医药商品市场管理体制和对不同药品的市场管理规范。
充分利用我国本土资源优势,加大中药精油产业发展。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超过190个国家和地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2021至2025年,我国将与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3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同时还将建设50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等。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药产品的出口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将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中药精油产业遇上了真正的“红利期”。
应加大中药脂溶性成分系统研究。若想“药”尽其用,就必须对中药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在提取、分离和收集工艺均相当成熟的基础上,研发以脂溶性成分为主的,药理药效确切的,又利于其吸收的药用形式。中药精油具有抗衰老、抗痴呆、抗氧化等多种活性,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药妆、保健品等领域。但单方精油作用有限,配伍既可增强药效、降低毒性,也可扩大精油应用范围。
因此,可将中药配方精油作为中药入药新形式,并以外用为主、内服为辅,以弥补中药外用多为粗制剂、剂量随意的不足和内服吸收少、刺激胃肠道的劣势,满足临床用药需求,更快、更准、更好、更强地发挥脂溶性成分的药效。
2023年是实施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加速建设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关键之年,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为将继续成为2023年养老事业和产业的着力重点。中药精油产品作为助力中国康养产业发展的有效力量,将走进千家万户,为更多的老年消费者服务。
(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芳香芳疗精油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